最新数据显示,美国7月消费者信贷总额增加255亿美元,创下2022年11月以来最大增幅,凸显非循环信贷和信用卡账单激增。与此同时,劳动力市场进一步降温。这些数据强化了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大幅降息的预期,美国经济依旧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。
消费者信贷意外增长
据路透社报道,当地时间9月9日,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,7月美国消费者未偿还信贷总额增加255亿美元,这一增幅超出了对经济学家调查的所有预测。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未偿还循环债务增加106亿美元,为五个月来的最高水平。非循环信贷,如汽车购买贷款和学费贷款,激增了148亿美元。
借贷的增加帮助推动了美国7月零售额创下自2023年初以来的最大增幅。其中包括机动车购买量的增加。然而,如果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,背负更大的信用卡账单和高利率贷款将对支出构成风险。报道称,尽管美联储决策者下周料将迈出降低基准利率的第一步,但美联储的行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转化为更低的消费者融资成本。
随着美国政府疫情补贴的结束,许多美国人已经耗尽疫情期间累积的“超额储蓄”,信用卡违约率开始持续升高。纽约联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,虽然今年第二季度总体消费者债务拖欠比例保持在3.2%,但新出现拖欠的汽车和信用卡贷款比例继续攀升。拖欠至少30天的汽车贷款比例是2010年以来最高的。新拖欠的信用卡债务比例上升至9.05%,为12年来的最高水平。此前,2024年一季度逾期30天信用卡违约率和逾期90天信用卡违约率分别为8.93%和6.86%,创2011年二季度和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新高。
有分析指出,目前,美国通胀率在2022年创下40年高点以来已大幅回落,但与疫情之前相比累计涨幅仍接近20%,民众的实际感受是物价水平依然很高。有数据显示,与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前相比,美国家庭每年在同样的商品和服务上要多花1.7万美元。
美联储发布的7月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,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,低收入人群通过只买必需品、减少消费和寻找价格替代来减少开支。麦肯锡的调查报告也佐证了这一判断,出于对高物价下个人财务状况的担忧,除食品和服装继续维持消费势头外,美国消费者削减了其他领域的支出,并开始了“消费降级”:减少购买数量,寻找更低的价格,或者推迟购买。
就业市场进一步走弱
消费者承受压力的同时,美国劳动力市场则在降温。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职位空缺和劳动力流动调查(JOLTS)显示,衡量劳动力需求的职位空缺7月降至767.3万个,为2021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。
衡量美国新增就业岗位的指标非农就业人数8月增加14.2万人,低于预期。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口为11.4万人,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7.5万人。今年4月至8月,美国平均每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仅13.5万人,低于2019年均值的16.6万人。
同时,过去几个月的平均就业增幅放缓至2021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。截至2024年7月,美国失业率已连续四个月上升,达到2021年末以来的最高水平。
同步降温的还有工资增幅。美国2024年一季度薪资涨幅不及预测值的一半。美国费城联邦储备银行消费者金融研究所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,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担心未来7至12个月的收支平衡。
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,8月美国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.4%,同比上涨3.8%。虽然薪资增速略有提升,但仍处于较为温和的增长区间。当月劳动参与率维持在62.7%。其中,25至54岁年龄段工人的参与率自3月份以来首次走低。
随着通胀的持续下行,就业数据被认为是美联储最为关注的指标。德意志银行高级美国经济学家布雷特.瑞安表示,从现有数据看,劳动力市场不再是通胀上行的风险源。美国劳动力市场若出现进一步降温迹象会拖累消费者支出,并可能预示着经济衰退。
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
就业数据低于预期,加剧了投资者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担忧和激进降息的预期。目前,投资者对美联储在9月会议上大幅降息的预期有所增强,降息50个基点的可能性上升至约55%。
布莱克利金融集团首席投资官布克瓦尔表示,美国经济正在降温,制造业仍处于衰退之中,几乎没有迹象表明情况会很快改变,但需要看降息在多大程度上会有助于带来更多的经济活动。
资产管理公司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策略师施罗斯伯格称,从宏观层面看,美国经济软着陆与否取决于美联储后续的行动,虽然现在不能说衰退迫在眉睫,但政策失误的风险不可忽视。目前,降息25个基点基本被充分消化,因此常规降息落地的利好可能成为资金落袋为安的催化剂,如果选择50个基点,那意味着经济情况的恶化,抛售将不可避免。因此,无论美联储如何决定,推动市场更多的依然是经济前景的确定性。
尽管美国一系列疲弱的就业报告令投资者感到不安并令股市承压,但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安抚公众称,美国经济依然强劲。
耶伦说,与美国在新冠大流行后重新放开时的“招聘热潮”相比,就业增长已经放缓,但经济正“步入深度复苏”“基本处于充分就业状态”。
凡标注来源为“”或“经济参考网”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频稿件股指期货开户,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,版权均属社,未经社书面授权,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、播放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配资炒股观点